第(3/3)页 苏亶道:“陛下圣明。” “这种事也不用朕的旨意,写一道奏疏朕批复之后,交给中书省拟定政令,并且交给中原各道州府,下发至各县,如此一来能够发动更大的规模,比一道旨意来得更有效力,不是吗?” “先前唐突,是臣没考虑周全。”苏亶行着礼,低头闭着眼,老脸甚至一红。 当今陛下是何等人物,十六岁开始监国,十七岁就能在中书省处置政事,满二十岁就总领整个陕东道乃至洛阳。 身为臣子,而才干还不如当今陛下,苏亶更觉羞愧。 陛下的老师都是天下最厉害的人物,不说当年的李纲,还有许国公高士廉,房相,甚至听闻还有李卫公。 不论以前还是现在,李唐的皇帝,强大到令人害怕。 苏亶道:“臣担忧各地士族会有不情愿。” “以前天下初定,父皇与诸多门阀士族还要讲究一些人情世故,但现在……朕不需要与那些人讲情面,政令明日朝议之后就下发,丈人不用多虑。” 苏亶正色行礼道:“喏。” 送走了丈人,明达还要继续陪着爷爷,李承乾领着女儿走在皇宫。 小鹊儿的步子并不大,她望着四下道:“爹爹,听说兄的魔方至今没有解开。” 李承乾颔首道:“都一个月了,你爷爷还让人送话来,说朕为难他。” 小鹊儿轻笑着,又道:“这里的宫殿怎么都是关着门的。” “以前呀,皇宫是很热闹的,你爷爷的妃子很多,宫里的孩子也很多,现在这些殿宇多是没人居住的。” 小鹊儿道:“好可惜。” 不过这些殿宇打扫得很干净,只是这些殿宇的门关上之后,就无人问津了。 小鹊儿吃力地推开一个大殿的殿门,忽有风吹过,门窗依旧巍然不动。 她又不想继续看了,缺少人气的地方,总觉得怪怪的。 李承乾道:“你要是不喜欢,就让人将这里都拆了。” 她从这座殿宇退出来,道:“不必,留着吧,以后若有人要回来看看呢?” 孩子的话语让一旁的几个宫女也忽然笑了。 公主殿下是善良的,并不知道她们离开之后,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。 当陛下与公主殿下离开这里,一众宫女便跟在后方。 父女走在一起,一样揣着手,连走路的样子都是一模一样的。 “爹爹,女儿能否与明达姑姑学本领?” 听女儿忽然一问,李承乾道:“北苑的学识还不够你学的吗?” 她又道:“女儿闲暇之余,可以跟着明达姑姑学。” 李承乾点头道:“多学点,总是好的。” 她高兴地点头,而后继续揣手走着。 翌日,早朝结束之后,朝中就下达了政令,命天下各地士族将书籍交给崇文馆,古来圣人皆以教化天下为己任,现在的朝堂亦是如此。 其实他们藏私与否,朝中也不是多么在乎,只要泾阳的作坊生产力足够,可以造出更多的书籍。 科举在即,此刻的泾阳县,应公武士彟坐在轮椅上,这位老人家见证了泾阳县十余年的变化,当年的坎儿井还在,但葡萄架已不在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极其庞大的作坊。 太医署的医官张文仲站在一旁,正解释着病情。 应公似听非听,完全不在意的模样,却问道:“长安城该科举了?” 张文仲收拾着药箱,回道:“今天午时,就开考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