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一群就要逃命的天竺士兵面前,王玄策立马执刀,大声道:“告诉你们的阿罗那顺,我会去曲女城,拿下他的人头!” 一旁的天竺士兵穿着简陋的皮甲,也大声地喊叫了几句,在翻译着天军大将军的话语。 敌军四散而逃,王玄策接连大胜。 接连的大胜,令敌人闻风丧胆。 王女组织着天竺的妇人们为唐军准备粮草。 现在,王玄策已不再是当初的二十人,他手中已有了一支近万人规模的大军,这支大军由唐人,吐蕃人,天竺人组成。 余下的一个月间,王玄策带着兵马继续向天竺挺进,唐军善于快马纵横,天竺人围绕着战象作战行进缓慢。 而吐蕃人清扫外围,来回转折。 副将蒋师仁为先锋,夺下甘蒂斯河畔的罗城。 至此,两月间,唐军已打下了中天竺以东的大片领土,拿下城邑百余处。 唐军以一种惊人的打仗效率告知天竺人,大唐的天军来了。 其实后续的作战轻松许多,因唐军接连的大胜,已让天竺人恐惧,不战自溃者亦有,但负隅顽抗者,死得皆很惨。 王玄策作战是残忍的,因此每一战过后,留下的俘虏很少。 更不要说对阿罗那顺充满恨意的王女,投靠阿罗那顺的臣民都是叛徒,不是她的臣民。 乾庆三年,九月中旬,唐军抵达了甘蒂斯河畔,曲女城遥遥在望,与天竺敌军隔河对峙。 现在唐军所面对的是阿罗那顺的八万大军。 王玄策手中的唐军两千,算上吐蕃人与天竺人的兵马,一万兵马打八万大军,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。 而此刻,甘蒂斯河畔的唐军一侧,十分地安静,因众人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战象群,就在河对岸,他们没有吹嘘,阿罗那顺真的有上万的象兵。 罗城内,在天竺有近半年的王玄策已习惯了与王女生活,两人在天竺臣民眼中,就是夫妻。 王玄策看着眼前的地图思量,王女收拾着甲胄,低声道:“我不需要反叛的臣民。” “你的关中话更好了。” 王女欣喜一笑,她已有了身孕。 其实唐人男子很好,至少王玄策作为丈夫,从未对天竺臣民颐指气使,反倒是天竺臣民在唐人面前,越发地卑微了。 这一战若赢了,天竺人就会从此臣服大唐,但若这一战输了,他们的下场也会很惨。 当希望都寄予唐人之后,愚昧的天竺人很盲目地相信大唐的天军一定能胜利。 率领敌军的阿罗那顺一直聚集兵马。 隔河相望的唐军反而很安静,也不知道唐军在等待什么。 传闻阿罗那顺四十万大军,倒是没真来四十万,多半也够呛,可八万大军也足够惊悚了。 当吐蕃老人茹莱杰带着三万头牛而来。 王玄策放声大笑,张开双臂大声道:“我的吐蕃兄弟!” “哈哈!”茹莱杰也是笑着上前相拥,彼此重重拍了拍后背,他问道:“我的吐蕃孩子呢?” 王玄策指向后方,一群吐蕃兵马就在罗城下。 这位吐蕃老人一直将其余吐蕃人称呼孩子们,在这位老人家眼里,不管多大的年纪的吐蕃人,都是他的孩子,老人家总是一副父爱泛滥的样子。 王女很困惑,明明王玄策不喜这个吐蕃老人,并且很警惕,但他总是一副亲如兄弟的样子。 在天竺打仗是一件很舒服的事,因这里真的是一个老天都在赏饭吃的地方,有吃不完的稻米,今年九月,第二茬稻米都熟了。 虽说口味不太好,也能够果腹。 王玄策与茹莱杰走在一起,商谈着如何面对八万敌军。 茹莱杰忽然说道:“如此庞大的粮仓,唐人不要吗?” 天竺的确是个巨大的粮草,王玄策双手背负,道:“我不喜天竺的粮食,口味不好。” 茹莱杰笑呵呵抚须,道:“当初唐军横扫天山,你们不是也吃过吐蕃的青稞吗?” 王玄策回道:“味道不好,大多数都喂马了。” “嗯……” 年过半百的茹莱杰愣是迟疑了好一会儿。 王玄策朝着远处呼喊道:“蒋将军!” 蒋师仁快步上前道:“大将军有何吩咐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