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在前往波恩大学参加国际数论会议之前,整个算法基本上完成了大半,仅剩下收尾工作和相关参数的调试。 考虑到奥运会开幕式结束,新学期正式开始,要开设自己的博士课题。 以及参加导师的相场模型项目。 自然是趁着这段时间,把北斗卫星算法工作给完成。 主要他对于自己的这个,基于多模态扰动扰动策略的集成学习算法,利用载波相位残差构建多路径地图库,抱有着比较大的信心。 就算不能让北斗卫星导航在城市中,定位精度达到非常精准的程度。 起码可以解决一定的漂移问题。 就这样。 当时间进入到七月份,徐铭主要工作都是在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算法参数。 …… 7月20日,周日。 图书馆内徐铭和陈璐相向而坐,明明看上去给人一种小情侣的感觉,但偏偏注意力全部在学习上面。 上周陈璐就已经提前返校。 即将进入大三的她,在专业课上依旧没有松懈。 除各项成绩均保持在专业第一名外,更是和徐铭一样提前修完学分。 拿到院里保研资格。 不出意外的话,等明年暑假结束,就会成为经管院里的一名硕士研究生。 虽和徐铭博士相比仍有距离,却始终在提升自己。 但正因为这个情况,她现在就需要专业毕业论文选定自己的导师。 所以这段时间才经常和徐铭在图书馆。 徐铭虽不是经管系学生,但其专业同样离不开数学。 倒也能在论文选题上,对陈璐进行指点,帮助她尽快完成毕业论文。 此刻他注意力都在笔记本屏幕中,继续调试算法的相关参数。 期间面板上也不断浮现出信息学科经验提示。 —— 【经过努力学习,你的[信息]水平提升了,获得经验值12点。】 【经过……】 差不多窗户外面的天色渐暗,到吃饭时间时,他才算停下手上动作。 脸上现出欣喜之色。 举起手伸了下腰忍不住低喃句。 “搞定。” 在这半个多月加班努力下,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总算达到了他的要求。 接下来就只需要,启动联合技术实验室的验证机制。 确定算法对定位漂移是否有用。 陈璐看到徐铭高兴的样子,她同样觉得开心,暂时放下自己的事主动分享喜悦。 “是有什么喜事吗?” “解决了一个困扰不短时间的问题。”徐铭淡笑着回答让人如沐春风。 陈璐则满眼崇拜道:“那是不是要庆祝下?” “等过几天吧。”徐铭想了想决定先进行验证之后再说庆贺的事情。 对此陈璐自然没有异议。 翌日。 周一刚好是北斗导航项目,召开每周例会的时候。 徐铭早上准时来到卫星联合技术实验室。 值得一提的是,先前为了参加国际数论会议,北斗项目上基本属于请假缺席状态。 加上回到学校之后,主要精力又在算法上,基本没去正常参加项目工作。 这使得大家见到,首先打起招呼送上祝贺。 “徐师弟,你今天怎么来了?” “关于国际数论会议的报道我看了,师弟真给咱们国内数学界争脸。” “现在师弟可是数学界的新星。” 徐铭对此则始终保持着笑容依次回应,直到黄运良和许崇兴两位教授走进会议室,大家这才立刻停止讨论。 和以往的例会没什么区别,依旧是两个小组互相介绍目前取得的进展。 很遗憾第二小组这边,关于多路径误差抑制问题上依旧拿不出可行的方案。 姚伟泽汇报完被让坐下时,脸上情绪肉眼可见低落。 俨然这么长时间打击,让他对自身水平产生怀疑,无法确定能否解决。 就在这种局面下,当黄教授准备宣布散会时,徐铭终于不再沉默主动举起手发言。 “黄教授。” “北斗导航项目的多路径误差抑制问题,我这里有些可行的方法。” 此话一出顿时吸引所有人目光。 谁都知道徐铭前段时间,心思都在数论上,按理说应该不会关注项目上的事。 现在却突然提出来有解决方法,难免不会让人疑惑。 “有什么想法说说看。”黄运良抬起手示意。 见此徐铭没有任何迟疑,当即讲出自己基于多模态扰动扰动策略的集成学习算法。 不过这却把包括教授在内的所有人,都惊讶的微张着嘴巴满脸不可置信。 刚从波恩大学回来不久,却表示已经开发出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,要不要再仔细听听这讲的是什么话。 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