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因此,在兖州积极的推广土豆、红薯后,这个项目立即就得到了兖州无数人的支持。 兖州的人口是不如现在的宜州和蜀州的,但正是因为人数不多,加上产量又高,反倒是让这里的人均可持续收入都增加了很多。 更重要的是,现在的兖州对这些高产资源的开发都算是走到了极致,甚至快和交州并驾齐驱了。 这也主要得益于当初李青的厚颜无耻。 因为兖州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特色的,也不可能让人记得住。 但不管是土豆还是红薯,优先在王府内试验种植后,都取得了惊人的亩产。 这种亩产产量甚至要超过在交州那边。 因此,李青就果断的开始加大推广和种植。 事实证明,他赌对了。 这边的土地更加适合种植这些,且产量都有隐隐提升。 李昭也不是喜欢藏着掖着,既然李青那边的发展更好,他没有理由不帮。 再者说,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奔着国战去的。 考虑到运输途中的诸多损失等,其实兖州若是能发展成为农业粮食生产大户反而是好事。 一来是可以给蜀州减轻压力,二来是可以和蜀州一起给渝州和宜州,提供无数的钱粮支撑,三来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。 从蜀州去宜州还是太远,从其余各地去宜州那就更远。 若是兖州足够富裕,至少粮食等产业足够富裕的话,那么即便是打持久战,他们也可以从容应对。 李青还从李昭这里得知了将土豆和红薯进行再加工的办法。 当然,前提条件是,红薯和土豆的份量足够多,且有富余。 不过,真算起来,这兖州还是蛮充裕的。 至少,当李昭在今年年初推广红薯时,兖州全境范围内红薯都已经种上了。 这是独属于李青的功劳,因为他就致力于发展这些,尽自己最大程度的,将这些粮食产业给扶持起来了。 以至于当别人都才勉强够用的时候,他这里都已经堆满仓了。 到了今年年中时,兖州全境内第一次收红薯,便创造了一个奇迹。 超级大丰收! 红薯的个头大,数量多,这些简直是别人都不敢想的。 在亩产方面直接破了之前的最高记录。 而现在,兖州这边已经准备了第二季的扦插。 至于第一批的红薯,现在家家户户都堆满了整个屋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