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恰好钱哥就是这种人,“什么玩意乱七八糟的,我最看不上这种掐丝珐琅彩,闹眼睛,还很便宜,这也算是大漏?” 何仁乐了,“十五年前,一件乾隆的掐丝珐琅粉彩寿山福海双龙耳盖瓶,拍了一千八百万。还是十五年前,还是乾隆,一对铜胎掐丝珐琅鹤足双龙耳盖炉,拍了一千万。这些也算便宜?” 钱哥撇了撇嘴,“一千多万而已……” 赵姐不乐意了,在桌子下面悄悄踢了钱哥一下。 一千多万对钱哥来说不算什么,对其他人来说不就是大漏? “何老弟,你这个也是乾隆的掐丝珐琅彩?” 何仁摇了摇头,“不是乾隆的,是元代的。” “什么?” 本来准备闭嘴的钱哥直起了身子,“你是不是忽悠我们呢?掐丝珐琅彩可是康熙发明的,你说这是元代的?” 赵姐和张翰宇或多或少也听说过类似的说法,纷纷看向何仁。 何仁微微一笑,“掐丝珐琅和珐琅彩还是有区别的。钱哥说的珐琅彩确实是康熙授意制作的。不过是将铜胎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而已。而掐丝珐琅器我们通常叫做景泰蓝。” 钱哥一脸不屑,“景泰蓝不也是明代才有的吗?” “谁告诉你的?” 钱哥一翻手机,何仁差点笑出声,是一个公众号…… “钱哥,你哪怕看看百度百科呢?” 何仁摆了摆手,“虽说百度百科也不一定准,但是关于景泰蓝的部分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” “根据历史记载,早在宋元时期,掐丝珐琅器就跟着番货传入中国,但是当时并不算流行。直到成吉思汗进攻大食国,就是阿拉伯那些国家,俘虏了不少大食国的工匠,掐丝珐琅的制作技艺才正式传入中国。所以说,从元代开始,中国就开始自己制造掐丝珐琅器了。” 钱哥不信邪,拿着手机咔咔一顿查,然后就颓然坐在了椅子上,不过没多久,他又支棱起来了,好像抓住了何仁的漏洞。 “元代制作的那叫铜胎掐丝珐琅器,根本不是瓷器,你还是在忽悠我们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