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东京玫瑰、陆军马鹿小册子-《抗战:开局伪军头子,曲线救国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几乎是跟华北、鲁省的日寇直接接壤。

    东部则是淮北城内的曹大冲、宋克斌,这两兄弟配合默契,能够对抗徐城的35师团。

    近期除了庐州方面有战事外,鬼子表现的异常冷静。

    龟缩于据点,始终没有露头的打算。

    这也给了第五路军精兵简政,再度扩兵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两件事是非常矛盾的,精兵简政是缩减兵力,扩兵又是扩张兵力。

    实际则是缩减战术素养差的士兵,增加年轻的青壮,有干劲儿,有冲劲儿。

    另外则是大量替换张岚清处理过的士兵。

    这些人有作战天赋,亦或者对他忠心耿耿。

    批量更换一些年轻的军官,反而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淮北安定,

    心思仍然可以放在庐州。

    鬼子在这边驻扎了上万人,两个联队,三个步兵大队。

    经过休整之后,下定了决心要打通庐州至蚌埠的铁路线。

    不惜调来了装甲车、坦克,以及另外两个炮兵大队。

    双方之战火一触即发,鬼子精锐兵力出城,沿东北方向并进。

    以炮火开路,随后坦克带着士兵行进。

    这突然的进攻,让人准备不及。

    王国兴采用退避的方式,避开日寇锋芒,但并未退避多远,仍然设立了多道阻击阵线,逼迫着日寇在铁路线驻防。

    只要把机动兵力分散开,可以一点点的分割。

    每个据点至少要有鬼子驻扎,沿途上百个据点,区区两个步兵联队,能够分多少?

    战斗始终没有扩大成一定的规模,维持在营连级别的交战。

    主要以骚扰阻击为主,消磨日军有生兵力。

    另外也告诉山城,正儿八经的打了阻击,策应了豫西战场。

    到时候答应的东西,必须得兑现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